|
|
||||||||||||||
|
本書包含了二年級到六年級的七則數學教學案例,這些案例適合於職前或在職教師專業對話的討論題材,它適合用於兩人或三人以上的小組或全班討論,較不適合於個別的閱讀學習。這些案例具有三個特色:促進使用者的思考、擴充使用者的教學觀點,幫助使用者透過案例內容的「問題討論」討論,而激盪出多元的解題策略。 本書在每則案例的尾端以「本則案例的教學指引」標題出現,將每則案例的核心教學觀念做要點式的分析與統整,其目的是要幫助使用者掌握作者對每則案例所要表達的主要概念,並提升案例使用者的對話品質。作者特別提醒案例使用者務必在討論完案例的問題討論後,再參考「本則案例的教學指引」的內容。
|
||||||||||||||
|
林 碧 珍 ¢現任: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授 ¢學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主修數學教育 ¢經歷: n 國中數學教師 n 國際數學心理教育(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協 會國際委員 n 台灣數學教育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 n 科學教育學刊編輯委員 n 榮獲94學年度新竹教育大學第一屆教學傑出獎 n 擔任國立編譯館編輯委員 n 擔任九年一貫課程第二階段數學領域審查委員 n 擔任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小組---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組數學 領域委員 n 著有專書「發展國小教師之學生數學認知知識—理論結合實務
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 n 主編《數學教學案例—分數篇》 n 主編《數學教學案例—小數篇》 |
||||||||||||||
|
序 一、加和減(一) 案例一:剩下幾個球?(一) 案例二:操場上 案例三:剩下幾個球?(二) 案例四:下課時間 二、方盒、圓罐和球 案例一:我長得像什麼樣子? 案例二:猜猜看我是誰? 案例三:描繪形狀 案例四:認識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三、加和減(二) 案例一:「=」是什麼? 案例二:我會寫減法算式 案例三:聖誕襪夠嗎? 案例四:減法問題有什麼不一樣? 四、加和減(三) 案例一:到底有幾隻鳥? 案例二:3+4=7和4+3=7一樣嗎? 案例三:您出的題目合適嗎? 五、數到一百(一) 案例一:誰比較難 案例二:65是什麼? 案例三:是46還是64? 六、數到一百(二) 案例一:誰抓得最多? 案例二:什麼是「逐次累十」? 案例三:自己捆吸管很重要嗎? 七、減一減 案例一:看你怎麼想—路不只一條 案例二:「比較型」問題的解題策略有哪些? 案例三:您會怎麼分類? 案例四:「比較型」比少問題 參考書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