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雖是一種永續的志業,教育也面臨不斷的改革與挑戰,2008年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馬蕭新政府銳意經營國政與教育的興替。一年來,教育改革成果若何?教育的挑戰又有那些?本書提供馬總統暨劉內閣一年執政的教育成績單。 |
||||||||||||||||
|
李建興 台灣省宜蘭縣人 學歷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博士。 •甲種特考科技教育人員最優等及格。 經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系主任。 •教育部司長、主任祕書、常務次長、政務次長。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校長。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國立台北大學校長。 現任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組召集人。 •華視文教基金會董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歡笑協會理事長。 著作 •現代社會學,1980年。 •社會教育與國家建設,1985年。 •教育行政理念,1990年。 •邁向新世紀的教育願景,1996年。 •汗水與掌聲,2000年。 •驀然回首,2001年。 •大學小事,2003年。 •蘭陽情緣,2006年。 •學校經營的理念與實務,2008年。 •教育改革與挑戰,2009年。
|
||||||||||||||||
|
無聲勝有聲?向教育部建言 年輕、快樂與希望 學校日宜給假鼓勵 救貧有妙方,教育最實在 良師興國,發揚尊師重道 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平台 九八課綱平議 大陸學歷採認,準備好了嗎? 校門外的隱憂 弱勢不是弱者 原住民的文化和教育 五歲幼兒免費入園支票的兌現 教育評鑑的改進分析 營養午餐的福音 勤儉樸實─王永慶先生的人生哲學 支持大學指考谷標的設定 校園活動宜有教育意義 新世代的價值觀與教育 馬蕭教育政見的考評 臺灣年輕人應以歐巴馬為榜樣 萬事莫如溝通急 南韓教科書解禁的聯想與啟示 教官在校園中的角色與地位 大學升學考試再改進 留學人才斷層的危機 師資培育政策的調整 如何經營快樂歡笑 高中畢業會考的可行性 賀連橫紀念館─臺灣文化展揭幕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側記 大陸學歷採認後的招生策略 大專青年就業的挑戰 二○○九年教育的展望 擴大試辦高中免試升學 菸害防制從家庭與學校做起 苦不能苦孩子─就學安全網 二○○八年臺灣十大教育新聞 芬蘭教育驚艷對臺灣的挑戰 再論師資培育政策的調整 社會教育的沈寂與再造 教育不宜病急亂投醫 開放大學圖書館供民眾使用 從失業悲苦到創業歡喜─談大專青年就業之道 教官應有所為,有所不為 教育應救急,更應救本 大學單獨招生有何不可 兩岸應協商使用正體字 心湖勒石─追思聖嚴師父 科學班恐誤導人才 校園血案的警訊與防範 教育經費公允分配的研析 免費營養午餐實施的好時機 多元化的品格教育 免費營養午餐沒有反對的理由 加強兩岸技職教育交流平台 當前重大教育政策的商榷 語文教育政策的走向 教師組織工會的趨勢 人倫慘劇標本兼治之道 推動能源環保教育的意義與策略 採認中國學歷臨門一腳 逐步實現十二年國教的理想 附錄:本書作者重要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