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自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革新以來的種種課程爭議,第一線的教師究竟應該如何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挑戰、懷疑與詰難,並真正提升教學的效能?本書從課程綱要的修訂 過程與特色、能力指標的分析及教育轉化、學習機會與學習品質的問題種種,到課程研究的趨勢、教育指標資料庫的建立、課程管理的檢討與展望等,可謂內容廣闊而豐富。相信對於殷切期盼課程 革新的教學專業人士而言,具有相當的參考與閱讀價值。 |
||||||||||||||
|
高 新 建 學 歷•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教育組織、行政與政策學系哲學博士 現 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授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研究發展處處長 |
||||||||||||||
|
理念與基礎篇 .社會科課程統整的經驗與實驗 .課程聯結 不要脫節 轉化與落實篇 .能力指標的分析及其教學轉化 .誰需要分析能力指標?做什麼用? .英文課程銜接問題的制度因素 .彈性學習節數的規畫與應用 .教學節數的安排與挑戰 .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修訂過程及特色 .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特色與挑戰 .基本能力的課程與教學轉化 .教學節數的安排與挑戰 .彈性學習節數的規畫與應用 .英文課程銜接問題的制度因素 學習機會篇 .學習機會 .不均等的學習機會與學校選擇權 .教育中立了嗎? .提升教學品質的教學與評量(吳清山、高新建) .提升校外教學的教育意義 .再忙,也要給學生一個稱讚. .不打小孩,要怎麼做? .照打不誤,好嗎? .博物館的學習風格(譯) 研究與方法篇 .臺灣課程研究趨勢分析與比較:1994-2003(高新建、許育健) .誰說的話?說誰的話?—臺灣課程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許育健、高新建) .階層線性模式在內屬結構教育資料上的應用 .階層線性模式在教育縱貫研究上的應用 .教育指標資料庫的建立與展望(高新建、邱世明) 省思與展望篇 .課程綱要及其推動情形省思 .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管理的檢討與展望 .地方教育輔導工作的挑戰與因應策略 .發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高品質國民中小學課程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