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教育哲學與歷史-兩岸高等教育革新與發展》一書,集結了「兩岸高等教育革新與發展」研討會中有關專業學者包括台灣及華中師範大學等十二所大學教授的論文,共同討論與分享兩岸有關高等教育的議題。同時也為當前兩岸高等教育提供一個教育革新與發展的新思維和新融合舞台。
|
||||||||||||||
|
方 彤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王坤慶 華中師範大學 王建梁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王炳照 北京師範大學 王薇佳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田 彤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研究所 田正平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申國昌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白逸仙 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 余子俠 華中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余文都 華中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余永悅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余傳韜 亞太科學技術協會理事長 吳 丹 深圳大學博士生 吳洪成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李 玲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李天華 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李良明 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杜時忠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肖 朗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周東明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林新發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金林祥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孫邦華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栗高燕 華中師範大學外語學院 張亞群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張開沅 華中師範大學前校長 郭聖福 華中師範大學 陳 敏 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 陳丁堂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陳桃蘭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 陸克儉 深圳大學副教授 喻本伐 華中師範大學 項建英 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黃書光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 塗豔國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楊文花 河北大學圖書館副研究員 楊漢麟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熊賢君 深圳大學教授 劉延萍 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 劉怡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蔡 麗 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 蔡義雄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鄭 剛 江漢大學教育學院 鄧珮秀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盧 旭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蘭 軍 江漢大學
|
||||||||||||||
|
教育哲學 蔡元培論杜威/ 金林祥 芻析張謇“教育救國”論 / 田彤 “只有瞭解兒童,才能教好兒童”—陳鶴琴家庭兒童教育思想探微 / 吳洪成•楊文花 論余家菊先生“教育之生命”的思想 / 李良明 簡論余家菊的治學思想 / 郭聖福 余家菊“厭惡”陶行知的原因之一—哲學觀及認識論的歧異辨析 / 喻本伐 余家菊留英時期的教育活動與思想述評 / 楊漢麟 讀余家菊先生《學習社會科學之基本認識》之思考 / 蔡麗 論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的當代取向 / 王坤慶 邏輯實證主義對教育學的「破」與「立」 / 蔡義雄 對教育分流的一點思考 / 方彤 轉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釋疑與求解 / 杜時忠•盧旭 價值觀念變遷中的儒家教化傳統 / 黃書光 富之 教之 / 余傳韜 教育行政 教師教育的改革創新與新型人才培養—北京師範大學的戰略轉型和實踐探索 / 王炳照 海峽兩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比較與思考 / 王建梁•余永悅 法美在近代上海的文化競爭―以聖約翰大學和震旦大學為例 / 王薇佳 我對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的理解 / 陳丁堂 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發展中的曲折—以20世紀20-30年代的北京師範大學為個案 / 孫邦華 大陸高校自主招生三種模式探析 / 張亞群 試論我國高等學校校長任期制 / 熊賢君•陸克儉•吳丹 建國以來我國高等學校內部領導體制的回顧及反思 / 鄭剛 近代中國高校跨境教育之演變 / 蘭軍 課程改革 學術史視野中的近代中國大學教育學科 / 肖朗•項建英 艱難的探索—小學數學教育30年回顧 / 周東明•李玲 高等工程教育中實施人文教育的探討—麻省理工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的比較研究 / 陳敏•白逸仙•劉延萍 發展策略 臺灣地區小學師資培育政策、變革與展望-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為例 / 林新發•鄧珮秀•劉怡君 清末民初教育小說的譯介與新教育思想的傳播 /田正平•陳桃蘭 淺析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投資不足的成因及其對策 / 李天華 高校“跨越”發展平議 / 章開沅 教育變革與兒童發展—中國兒童教育30年 / 塗豔國 綜論全球化語境下外語教育的變革路向 / 余子俠•粟高燕•余文都 20世紀上半葉山西高等教育發展研究 / 申國昌
|
||||||||||||||